
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二锅头酒发展史展厅,不仅有图片、照片、酒器及当年“源升号”在前门时的微缩景观展示,还按1:1比例复原了传统酿酒工艺的场景,通过酿酒师雕塑、制酒具、水井、粮囤及现场播放的解说,展现了二锅头酒从粮食拣选,到制曲、发酵、蒸馏、勾调的整个传统酿造步骤。展示了“源升号”首创二锅头酒酿造技艺以及代代传承的“看花摘酒”的神秘绝技。

展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二锅头工艺的鼻祖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的铜像。展板上展示了二锅头工艺中的制曲工艺、老五甑工艺、混蒸混烧工艺及贮存勾调工艺,这些工艺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都是历代酿酒技师师徒口传心授的神秘绝技,秘不外传。

众多酿酒技师雕塑揭示着当年二锅头酒的酿造流程:第一步制曲和踩曲:把小麦、豌豆粉碎,依祖传秘方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水放入模具中进行踩曲。然后把踩好的曲放入发酵池中进行发酵,形成酒曲,储存备用。第二步拌醅:将粉碎的曲粉和水加入到蒸煮糊化后摊凉的酒醅中拌匀,然后发酵。第三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那就是装甑了,讲究“稳、准、细、净”。蒸馏是最后一道工序,既要将酒醅蒸透,又要讲究“缓慢蒸馏、大汽追尾”,技师可以用眼观、鼻闻、口尝的方式看花摘酒。

完成以上所有工序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贮存和勾调过,才能得到地道的二锅头。据记载,“源升号”酒坊蒸烧,酒质香醇,可达六十九度,常常供不应求。
上期说的那口元代内府酒缸,就是源升号从康熙年间保存传承至今的罕见文物,是“源升号”的镇店之宝。

1949年5月,源升号收归红星所有,1949年9月生产的第一批红星二锅头酒,成为了迎接新中国诞生的献礼酒。
二锅头酿酒技艺从第一代赵氏三兄弟到如今已经九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