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洋河酒酿造技艺)成功入选。
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旨在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
洋河酒酿造技艺始于汉代,兴于隋唐,隆盛于明清,是中国传统蒸馏酒酿造技艺,酿出的美酒曾入选清朝皇室贡酒,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的美誉。
洋河酒酿造技艺独特,千百年来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至今仍完整延用。洋河酒的酿造核心是“三低工艺”,讲究的是低温入窖、低温发酵、低温馏酒。
每年春分时节酒醅入窖,白露时节开窖,经历12个节气,长达180天的超长发酵周期,虽然耗费时间长,但是这样酿出来的酒,口感更舒适、酒体更绵柔。曾有人这么形容,洋河绵柔“三低工艺”就好比是煨汤时的“小火慢炖营养好”,这样“不着急”的绵柔酒,多久都值得等待。
“手工”是一代代洋河匠人技艺传承的精髓,也是白酒申遗的重要依据和价值所在。在梦之蓝中央酒区,最优秀的纯手工酿酒班组被称作“手工班”,里面全是酿酒二三十年以上的老匠人,传承着洋河全流程手工酿酒的悠久传统。他们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手工酿酒、酿好酒。
《大国工匠》总撰稿人崔文华曾对洋河的酿酒工匠进行了高度评价:“如果让我再写《大国工匠》,我一定会写洋河酿酒”。
一直以来,洋河高度重视酿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2007年以来,洋河组织专人对洋河酿造技艺资料普查、研究、整理、归类、存档,充实了文字、图片、影像等材料,并在2018年与南京大学等联合成立“中国酿造史研究中心”。
此外,洋河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地下酒窖、明清老窖池,这些都是见证中国白酒酿造工艺的“活历史”。中国非遗协会会长马文辉曾称赞洋河地下酒窖为“遗产保护非常成功的例子”。
2019年,“洋河地下酒窖”获批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洋河老窖池群及酿酒作坊”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原汁原味的工艺遗留、原地原样的酿造传承,一代代酿酒匠人在时空里,以酒香为载体,把酿酒技艺代代相传,打造出了梦之蓝·手工班、“梦之蓝M6+”、梦之蓝水晶版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们的欢迎。
用心不计代价、用工不计成本、用时不计岁月,有人说,酿造绵柔,是人间最优雅的劳动。因为,它用的是手,走的是心,为世间带来的是美好。这杯历经岁月与水火淬炼的绵柔美酒,今天你品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