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商店里的醋又卖完了,再给我们送点货。”临近年关,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星光村村民摆志军打电话进货。“这么快就卖完了,我这就让人送去。”电话那头的星光村村委会主任马小军回答道。
村委会怎么会有醋卖?这还得从村集体产业说起。
1月19日,记者来到大武口区星海镇星光村星源醋厂,还没进厂门,一股浓浓的醋香味扑面而来。发酵车间里,一个个约半米高的发酵缸整齐摆放,几个工人在车间内认真工作。
“我们的醋都是传统工艺手工纯粮酿造,味道自然纯正。”马小军对记者说。“哎哟,你这可是瞅着机会就给醋厂做宣传啊!”随行的驻村第一书记高霄鹏打趣道。
曾经的星光村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薄弱、群众致富困难。
“投资办产业,啥才是村里的特色产业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村党支部书记刘彦虎很久。2019年,听说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等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高招,刘彦虎等人专程去取经。“李士村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闲置校舍改造成醋厂、油坊、磨坊,恢复传统农村酿醋、榨油、杂粮加工的工艺流程。设置股权4200股,其中村集体持股630股,村民持股3570股,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方式让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刘彦虎说,“在李士村,熟悉的醋香、淋漓的乡愁让人感慨。看到他们村的醋1斤能卖到30元,我们受到鼓舞。以前在西吉老家什字乡,老百姓也用粮食酿醋。星光村里有很多移民都掌握酿醋的手艺,为什么不试试发展这个产业呢?”
2020年冬天,星光村成立星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村里空置的校舍改建成醋厂的生产加工车间,请来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的酿醋师傅马连红坐镇指导,为了保证水质最优,他们购买软化水系统对碱性水进行中和。和生加工的隆德醋不一样,星源醋采用熟加工的方法,醋的原料则挑选5种粮食和麦麸,确保成品没有刺激异味和添加物。
王忠明是星光村人,也是醋厂负责人。“舞台”建在家门口,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王忠明干劲十足。他说:“乡村醋厂必须技术过硬,才能与其他醋厂竞争。经过讨论,最终决定村里的醋厂不走现代醋厂的‘寻常路’,而是采用传统技艺,酿造原生态手工香醋,从制曲、发酵、拌曲、淋醋,全部采用传统手工制作,确保每一滴醋的品质。”
2021年春节前夕,“星源”牌手工香醋亮相星海镇特色年货直播专场。
“咱村除了生产醋,也能生产胡麻油了。”2021年12月24日,星光村村民奔走相告。
“我们的胡麻油零添加、纯手工,30元一公斤,冬至那天出了第一壶。”刘彦虎表示,为了壮大村集体产业,去年年底村里又添一个和“香”相关的产业——胡麻油。
产业兴,则乡村兴。如今,传承多年的土法酿醋、制油技艺成了村里的致富产业,村民们摇身一变成了股东,村集体带领群众唱响“致富经”。
“醋厂的年利润在12万元左右,胡麻油生产加工车间正处于试生产阶段,待正式投产后,预计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高霄鹏说,“下一步,我们准备在现有车间旁再建一间饲料加工车间和一间粗粮加工车间,让星光村的农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
醋厂、油坊产业红红火火,星光村3年时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华丽“蝶变”。这个曾经的“空壳村”摇身一变成“实业村”,为村民的美好生活按下了“快进键”。
(记者 李薇 王彤 马燕 实习生 李文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