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女儿红黄酒酿造运营中心主任章国强:#加大对中国黄酒功能性、基础性研究#】“产业的勃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黄酒的发酵机理、菌种筛选、健康因子等进行研发。比如,大家都知道黄酒养胃,但黄酒到底如何改善肠道菌群,则需要科学解读。”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女儿红黄酒酿造运营中心主任章国强带来了推动黄酒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他表示,加大对中国黄酒功能性、基础性研究, 将带动中国黄酒行业走上消费引领、品质为本、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之路。
近年来,由于黄酒酒精度低、酒性温和,富含小肽、氨基酸、低聚糖、多酚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性成分,符合国家酒类消费导向,我国的黄酒产业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产业发展速度与白酒、啤酒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黄酒消费区域性明显、产业集中度低、基础研究薄弱、生产装备落后、生产模式粗放、品质稳定性差等多重因素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为扶持黄酒产业发展,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建设了不少科研平台。2012年国家科技部批复筹建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筹建浙江省黄酒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21年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绍兴黄酒保护和发展条例》。行业头部企业也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引进高层次科研人员,针对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但相比其他酒行业,黄酒行业在科研投入以及成果产出上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基础研究(包括功能性研究)还远远满足不了行业技术发展的需求。
对此,章国强建议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等部门组织、科研院校、机构加大对黄酒的科研投入,加强黄酒基础研究、酿造机理研究、健康因子研究,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他建议国家科技部在科研立项中,对黄酒产业科研经费扶持方面有所倾斜;相关科研院校、机构在黄酒基础研究方面能投入更多的技术资源,带动中国黄酒行业走消费引领、品质为本、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之路,使中国黄酒真正成为中国的“国酒”,也使中国黄酒这一民族产业能更好地传承发展。
“重振民族产业,让中国黄酒重现昔日辉煌,迫切需要依靠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引领。加强黄酒健康养生功能研究,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品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章国强表示道。(本报记者 王薛淄)